本文作者:锡林郭勒盟钢结构设计

贝雷架原理(贝雷架组装图片)

锡林郭勒盟钢结构设计 2周前 ( 03-18 12:35 ) 3980 抢沙发
今天给各位分享贝雷架原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贝雷架组装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为确定支架的实际挠度与理论计算挠度的相符性,需进行三跨连续贝雷梁进行试验。贝雷架也称为"装配式公路钢桥",原名叫"321"公路钢桥1贝雷架的桁架是上弦杆与下弦杆以及竖杆和斜杆相互作用通过焊接的形式完成的,在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有着阴阳接头作为与其他构件相连而用。2贝雷架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方便、架设快捷、载重量大、互换性好、适应性强的特点。

今天给各位分享贝雷架原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贝雷架组装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三跨连续贝雷梁试验?

三跨连续贝雷梁试验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

0.引言跨河大桥跨采用整体现浇施工,由于桥跨跨越河流,施工时为尽量降低对河道通航的防碍,支架在中跨中间设净空 18 米-5 米的通航孔, 在通航孔两侧各设入土 12 米的 21 根 φ0.5 米的钢管桩作临时支点。 拟采用国产 321 公路钢桥桁架(国内通常称为贝雷架)架设连续梁支架,分别支承在桥跨的八个支点处。 为确定支架的实际挠度与理论计算挠度的相符性,需进行三跨连续贝雷梁进行试验。1.贝雷梁试验1.1 贝雷梁的假设计划在桥头路面上布置同高的四个支点,跨度组合为 14+26+14,上搭设单层上下加强 4 排贝雷片,横向每隔 3 米上下采用钢管加固,在贝雷梁上分批采用贝雷片加载。 采用水准仪测其实际的挠度,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为比较支点宽度对贝雷梁变形的影响,试验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支点宽度约 50CM,即接近点接触状态,第二次支点宽度为4 米,即完全模仿现浇箱梁支架。1.2 贝雷梁挠度理论值计算1.2.1 计算中跨 26 米、边跨 14 米连续梁的跨中挠度,计算模型如下1.2.1.1 让算弯矩分配系数(1)计算刚度系数(设 EI=26)iba=EI/L=26/14=1.857 ibc=EI/L=26/14=1.857.icb=EI/L=26/14=1.857 icd=EI/L=26/14=1.857.(2)计算弯矩分配系数在计算某一节点处的分配系数时,相邻的刚结点,应作为临时固端看待。μba=3iba/(3iba+4ibc)=3-1.857/(3-1.857+4-1)=0.58.μbc=4ibc/(3iba+4ibc)=4-1.857/(3-1.857+4-1)=0.42.μcb=4icb/(3icd+4i)=4-1.857 /(3-1.857+4-1)=0.42.μcd=3icd/(3icd+4icb)=3-1.857/(3-1.857+4-1)=0.58.1.2.1.2 固端弯矩计算在连续梁的 B、C 两支点加约束使其固定, 这时各杆端弯矩为固端弯矩,其值计算如下:Mba=0.125qL2=0.125q-142=24.5q.Mbc=-0.0833qL2=-0.0833q-262=-56.33q.Mcb=0.0833qL2=0.0833q-262=56.33q.Mcd=-0.125qL2=-0.125q-142=-24.5q.1.2.1.3 按力矩分配法原理进行力矩分配:Mba=Mbc=Mcb=Mcd=47.88q1.2.1.4 计算支点反力.(1)A 点支点反力 RA:14Ra+47.88 q-0.5qL2=0 Ra=3.58q.(2)B 点支点反力 RB:40Ra+26Rb+47.88q-0.5qL2=0 Rb=23.42q.同理计算 RC=23.42q,RD=3.58q.根据支点反力和受力图绘如下贝雷梁的剪力图:1.2.1.5 计算跨中挠度(1)计算中跨跨中挠度①计算外力作用下中跨跨中挠度中跨贝雷梁受力如上图所示,因在一般情况下,梁的变形均极微小,且在材料的线弹性范围内,即梁的位移与荷载呈线性关系,由此可根据叠加原理计算其位移,即只需先分别计算出各项荷载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位移,再求出它们的代数和,即为梁上所有荷载作用下的总位移,下面按照叠加原理计算梁的跨中挠度。 中跨贝雷梁所承受的外力如上图,跨中挠度主要由支点负弯矩引起的上挠和均布荷载引起的下挠,跨中挠度为三者的叠加,具体计算如下(其中支点负弯矩引起的挠度按图乘法计算)M=47.88q.支点负弯矩作用的弯矩图单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计算支点负弯矩作用下的跨中上挠挠度.f 中=(0.5L-0.25L-47.88q)/EI=5.985L2q/EI=4046q/EI.计算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跨中下挠挠度.f 中=5qL4/384EI=5950.2q/EI.将 E=2.1-1011Pa,4 片上下加强贝雷梁 I=4-577434-10-8m4则中跨跨中挠度为 f=(5950.2-4046)q/EI=3.93-10-5q(CM).②计算因贝雷销间隙引起的非弹性挠度f=0.05-0.1524(72-1)/2=1.83cm.③中跨跨中挠度即为外力作用下的弹性挠度和非弹性挠度之和,具体计算如下:f=3.9q-10-5+1.83.1.2.2 边跨跨中挠度计算1.2.2.1 外力作用下的弹性挠度计算f=5qL4/384EI-3qL2/EI=(500-587)q/EI=-87q/EI.1.2.2.2 计算因贝雷销间隙引起的非弹性挠度f=0.5-0.1524(52-1)/2=0.91cm.1.2.2.3 边跨跨中挠度即为外力作用下的弹性挠度和非弹性挠度之和,具体计算如下:f 边=-1.8-10-6+0.91(CM).1.2.3 贝雷片在自重作用下的挠度计算 1.2.3.1 4 片贝雷片的自重荷载 q=(270-4+80-2-4+21-3+3-3)/3=5973N/M 则中跨跨中挠度 f=3.9q-10-5+1.83=2.06cM.f 边=-1.8 q-10-6+0.91=0.9CM.1.2.3.2 当均布荷载为 1.6770n/m 时的挠度(采用贝雷片横铺叠放6 层)fz=3.9q-10-5+1.83=2.48M.f 边=-1.8-q10-6+0.91=0.88CM.1.2.3.3 当均布荷载为 2.7570n/m 时的挠度 (采用贝雷片横铺叠放12 层)fz =3.9q-10-5+1.83=2.9M.f 边=-1.8-q 10-6+0.91=0.86CM.1.3 采用水准仪测量贝雷梁实际挠度2.试验结果整理第一次挠度试验结果汇总(26 米跨跨中)由上表实测数据,按弹性变形理论推算贝雷梁的负荷与挠度关系如下式:f 中=0.00833q+30.q___ 均布荷载,单位:Kg/m.f 中——通航孔支点挠度;单位:cm.第二次挠度试验结果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可以得到:在跨河大桥支架的搭设,三跨贝雷梁支架支点宽度为 4M 时,理论计算挠度与实际挠度相差较小,且实际挠度比理论挠度值要小,可以用于贝雷梁的搭设。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贝雷架的介绍

贝雷架也称为"装配式公路钢桥",原名叫"321"公路钢桥

1贝雷架的桁架是上弦杆与下弦杆以及竖杆和斜杆相互作用通过焊接的形式完成的,在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有着阴阳接头作为与其他构件相连而用。

2贝雷架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方便、架设快捷、载重量大、互换性好、适应性强的特点。“321”钢桥是在原英制贝雷销桁架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研制而成的快速组装桥梁,于1965年定型生产,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广泛应用于国防战备、交通工程、市政水利工程,是我国应用最为广的组装式桥梁。

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方便、架设快捷、载重量大、互换性好、适应性强的特点。

贝雷架原理(贝雷架组装图片) 装饰幕墙施工

贝雷法设计沥青混合料如何计算粗集料的体积比,这个比例根据什么得出来了的?

贝雷法是由美国伊利诺州交通部的RobertD.Bailey发明的一种确定沥青混合料级配的方法,其的主要设计思想是:粗集料相互嵌挤所形成的空隙由细集料来填充,这些集料即相互嵌挤形成次级骨架,同时又形成更小一级的空隙结构,这又需要更细的集料来填充,这样逐级填充,从而形成多级嵌挤结构。

而集料相互嵌挤所形成的空隙率大小与集料的粒径、形状有关,贝雷法的数学模型是平面圆,注意是平面上的圆,不是立体的。也即将集料的形状假设为圆,再平面化。这样一来,当很多大小不同的圆在一起时,就考虑它们中的间隙最小的情况。

所以粗细集料分界点就成为级配设计的出发点。当三个圆球相互嵌挤,接触面分别是球面或平面时贝雷分析了四种可能的组合,所形成的空隙率分别是圆直径的0. 15、0. 20、0. 24、0. 29倍。贝雷法取其平均值以最大公称尺寸(D)的0. 22倍对应的筛孔孔径作为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的分界点,大于分界点的集料是粗集料,小于分界点的集料是细集料,同样,细集料也按照此原理分成细集料中的粗集料与细集料中的细集料,并形成依次的填充状态。

关于贝雷架原理和贝雷架组装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