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贴钢板加固的施工流程(2016-11-14\)
粘贴钢板加固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法,适用于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以下是该施工流程的简要概述:,1. 准备工作:首先进行现场勘察,评估加固区域的结构和使用功能,然后准备所需的材料,包括钢板、胶粘剂、锚栓等。,2. 清理表面:对需要加固的区域进行清洁,确保表面无油污、尘土和其他杂质。,3. 钻孔:根据设计要求,在钢板上钻孔,孔径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 安装锚栓:将锚栓插入钻孔中,并用专用工具固定。,5. 粘贴钢板:将钢板放置在预定位置,用胶粘剂将其粘贴在锚栓上。,6. 固化:等待胶粘剂完全固化,通常需要24小时或更长时间。,7. 检查与验收:完成固化后,对加固效果进行检查,确保满足设计要求。,8. 维护:加固完成后,对建筑物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粘贴钢板加固的施工流程
- 施工准备阶段
- 根据加固施工图进行现场定位放线,明确施工的具体位置。
- 根据现场和被加固构件实际情况制定施工计划,例如拆除加固部位的隔墙、管道、吊筋、膨胀镙栓等。
- 对施工用机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砼及钢表面处理
- 混凝土表面处理
- 被粘贴混凝土表面要打磨平直,除去表面浮浆、油污及杂质,直至完全露出结构新面,但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若有裂缝,应先用找平胶砂浆修补,用无油压缩空气吹出粉粒,并将表面清洗干净。
- 对粘贴部位的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处理,铲除抹灰层,用砂轮或角磨机打磨混凝土表面疏松层及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新的混凝土界面,并用压缩空气将表面浮灰清除洁净,再用丙酮擦拭,要求混凝土表面须清洁,无油脂,并且保持干燥。
- 经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若有凹凸不平常,应使用修补材料将缺陷部位填补平整(大的缺陷应用比原结构混凝土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修补),修复后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有段差或转角部位,应抹成平滑的曲线。若表面有漏水现象,应先做导水或防水处理,确保加固部位干燥。若原混凝土表面有裂缝的,应用裂缝修补剂进行修补。然后对修复后的表面进行平整。待找平、修补材料表面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 钢材表面处理
- 钢板被粘贴表面且砂轮磨去锈蚀的表面,将钢板(用化学锚栓)固定在被加固构件上。
- 对钢材粘贴结合面进行表面处理,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打磨纹路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并用丙酮擦拭洁净。
- 钢板粘贴面应用角磨机进行粗糙、除锈处理,直至打磨出现光泽,使用前若洁净仅用干布擦拭即可。
- 混凝土表面处理
- 钢板固定
- 在钢板上钻孔及清空,在钢板上钻膨胀螺栓孔和注胶孔,一般每平方米可设固定螺栓孔6 - 7个,注胶孔3 - 4个。然后把钢板紧靠粘合面,在混凝土上相应位置钻固定膨胀螺栓孔(也可用放样的方法确定混凝土中的固定孔位置),将钢板托起悬挂在各螺栓上,一次拧紧螺母。为控制注胶层的厚度,可在每个紧固螺栓孔周围塞垫一定厚度的垫片。
- 若采用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卸荷步骤有时省去),加固构件所承受的活荷载如人员、办公机具宜暂时移去,并尽量减小施工临时荷载。加压固定可采用千斤顶、垫板、顶杆所组成的系统(能产生较大压力且有卸荷效果),也可采用膨胀螺栓、角钢、垫板所组成的系统(仅能产生较小压力,不能产生卸荷效果,适合侧面钢板的粘贴)。
- 密封边缝
- 用粘钢胶兑水泥,将钢板与被加固构件间缝隙封闭,并按间距500mm预留注胶孔和排气孔。钢板与砼之间宜采用化学锚栓连接。
- 按推荐配胶比例称取并调配封口胶,用抹刀将钢板周边缝隙、膨胀螺栓及注浆嘴周围间隙用封口胶密封,不允许出现密封不严现象。封口胶在25℃时的可操作时间约为60分钟,可根据施工具体情况确定每次配胶量,密封施工一天(25℃)后即可进行灌浆粘贴施工。
- 配胶
- 按产品供应商提供说明书要求,严格按照比例进行胶的配制,在配制过程中严禁雨水、灰尘等异物混入结构胶。
- 配胶前对灌注胶两组分进行充分的上下搅拌。根据估计的用胶量按推荐配胶比例准确称取A、B两组分,用胶料搅拌器搅拌均匀后倒入灌浆容器。
- 建筑结构胶为A、B两组份,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说明书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约5 - 10分钟至色泽均匀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配置场所宜通风良好。
- 注胶
- 将配制好的胶液装入特制的压力容器中,连接到注胶口,开动空压机进行压力灌胶。
- 用脚踏泵或其它灌浆机具从注浆嘴压力注入胶液,注胶工作应从一端开始,当邻近注胶嘴有胶液流出时,将当前的注胶嘴封闭,移至出胶的注胶嘴继续注胶。当排气管中有胶液流出时则将其弯折扎紧。注胶的同时用橡皮锤敲击钢板,由声音判断胶液流动情况及胶液是否注满。倾斜及垂直安装的钢板要从最低位置开始注入。最后一个排气管应在维持注入压力的情况下封堵,以防胶层脱空。
- 自检
- 钢板注胶后,用手锤沿粘贴面轻轻敲击钢板,如无空洞声,表示已粘贴密实,否则应补注胶,若锚固区粘结面积小于90%,非锚固区粘结面积小于70%则此粘结件无效,应重新粘贴。
- 静置养护
- 一般要求固化24h以上,常温(25℃)下,固化不少于3天;固化温度降低,固化时间应相应延长。若固化温度低于5℃,应采取红外线灯(或碘钨灯)加热等加温措施或使用低温固化改性产品。注胶施工后最初几小时应注意检查是否有流胶现象,以防脱胶。
- 质量检测
- 查看钢板周边是否有漏胶,观察胶液的色泽、硬化程度,并以小锤敲击钢板检验钢板的有效粘结面积。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0%,非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70%。不密实区可补钻注胶孔和排气孔进行补注。
- 粘钢加固施工验收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 202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 2023)及其他相关规范执行。施工开始前,应确认钢材和粘钢胶的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以及规范规定的要求。
- 根据设计要求,若有防腐要求,灌注粘钢施工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当外抹砂浆保护层防腐时,为有利于砂浆粘结,可于钢板表面粘结或外包一层钢丝网或涂刮胶后点粘一层豆石,最好在抹灰时涂刷一道混凝土界面剂。
钢板加固施工中常见问题
粘贴钢板加固的质量检测标准
钢板加固后的维护与保养
粘贴钢板加固的费用预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