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加固技术是针对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或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旨在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基加固技术及其特点:,1. 注浆法:通过在地基中注入水泥浆、化学浆液或水泥砂浆等材料来填充土层中的空隙,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等松散土层的地基。,2. 高压喷射注浆法:利用高压水流将水泥浆或其他固结材料以高速喷射到地基表面,与土壤混合形成固化体,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砾石等硬质土层的地基。,3. 深层搅拌法:通过将水泥、石灰等材料与地基中的土体混合搅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化材料,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黏土、粉土等塑性土层的地基。,4. 预裂爆破法:在地基中预先钻设若干个直径较小的孔洞,然后向孔洞内灌入炸药进行爆破,使地基产生裂缝,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坚硬岩石、卵石等硬质土层的地基。,5. 锚杆加固法:通过在地基中设置钢筋或钢绞线等锚杆,利用其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和锚固作用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软土地基、膨胀土等特殊地质条件的地基。

地基加固技术的内容
一、置换法
- 换土垫层法:挖除浅层软弱土,换填强度较高的砂、石等材料代替,以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部分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主要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土地基。
- EPS轻填法:发泡聚苯乙烯(EPS)重度只有土的1/50 - 1/100,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低压缩性,用于填土料,可有效减少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且根据需要用于地基的浅层置换,适用于软弱土地基上的填方工程。
二、碾压夯实法
- 利用压实原理,通过机械碾压夯击,将表面地基土压密实。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粉土、低饱和度的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三、排水固结法
- 加载预压法:在预压荷载作用下,通过一定的预压时间,天然地基被压缩、固结,地基土的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当天然土层的渗透性较低时,为了缩短渗透固结的时间,加快固结速度,可在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通道,如砂井、排水板等。加载预压的荷载,一般可利用建筑物自身荷载、堆载或真空预压等。当软土层厚度较小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较大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适用于处理软土、粉土、杂填土、冲填土等,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 超载预压法:基本原理同加载预压法,但预压荷载超过上部结构的荷载。一般在地基稳定的前提下,超载预压法的预压效果更好,特别是对降低地基次固结沉降十分有效,适用于淤泥质粘土和粉土地基。
四、化学固化法
- 深层搅拌法:利用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一般的无机固化剂为水泥、石灰、粉煤灰等)在原位与软弱土搅拌成桩柱体,形成复合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变形。水泥土深层搅拌法分为喷浆搅拌法(简称湿法)和喷粉搅拌法(简称干法),适用于处理饱和软粘土地基,对于有机质较高的泥炭质土或泥炭、含水率很高的淤泥和淤泥质土,适用性宜通过试验确定。
- 灌浆或注浆法:有渗入灌浆、劈裂灌浆、压密灌浆以及高压注浆等多种方法,浆液的种类较多。该法适用于软弱土地基、岩石地基、建筑物的纠偏等加固处理。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下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
-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m/d - 2m/d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Ⅱ级湿陷性地基,应通过试验确定碱液法的适用性。
五、加筋法
- 加筋土法:在土体中加入起抗拉作用的筋材,如土工合成材料、金属材料等,通过筋土间的作用,达到减小或抵抗土压力,调整基底接触应力的目的,可用于支挡结构或浅层地基处理。
- 锚固法:主要有土钉和土锚法,土钉加固作用依赖于土钉与其周围土间的相互作用;土锚则依赖于锚杆另一端的锚固作用,两者主要功能是减少或承受水平方向作用力。
- 竖向加固体复合地基法:在地基中设置小直径刚性桩、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桩等竖向加固体,如CFC桩、二灰(石灰与粉煤灰的拌合料)混凝土桩等,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 注浆加固法:通过向地基中注入浆液,填充孔隙、胶结颗粒等,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适用于多种地基类型的加固处理。
- 树根桩法:类似树根形状的小型桩体,可用于既有建筑地基的加固,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锚杆静压桩法:将压桩架锚固,利用其提供的反力将预制桩压入到设计位置,从而提高或改进建筑物基础承载力,多用于建构筑物补强、纠偏等工程,具有无噪音、无污染、无振动以及施工影响范围小等特点,并且可节省工期,施工占用场地少。
-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通过扩大基础底面面积,减小地基土的附加应力,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适用于地基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 高压喷射注浆法:利用高压喷射流对地基土进行切割、搅拌和混合,同时注入固化剂,形成加固土体,可用于加固软弱地基、提高地基的防渗性能等。
- 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粉土、松散粉细砂、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或饱和黄土等地基及基础周围土体的加固。原理为把桩管打入土中,再拔出桩管,形成桩孔,在孔内夯填生石灰,使地基得到加固,主要机理是通过生石灰的吸膨胀挤密桩周土。
六、复合注浆施工技术
- 加固地层范围广:既可适用于加固渗透性大的地层(如砂卵石层),又可适用于渗透性较差地层(如粘土、粉土和粉细砂层),还可以用来加固溶岩地层的地下溶洞和溶蚀裂隙。
- 加固工程范围广:可用于对既有建筑物(如房屋、大路、桥梁)地基基础进行加固,也可用于桩基(如大口径钻孔桩、挖孔桩)缺陷的加固处理。
- 集中范围大:不仅对高压喷射流喷射破坏土体的极限范围之内土体进行置换加固,而且对喷射破坏土体的极限范围之外的土体以充填、渗透、挤密和劈裂等方式进行注浆加固,在成桩的同时对地基土有灌浆加固作用。
- 能定向定位:可以按照需求进行定向定位操作,实现精准加固的目的。
地基加固技术的特点
- 提高地基稳定性:有效增加地基的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等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地基不稳而出现倾斜、沉降等问题,保证结构安全。
- 增强抗滑移性:使地基具有更好的抵抗滑移的能力,对于在斜坡上或者受到侧向力作用的建筑物地基非常重要,防止地基发生侧向滑动。
- 提升抗冲击力:能够提高地基抵抗外界冲击力的能力,如地震等自然灾害产生的冲击力,减少结构因地基受损而破坏的风险。
- 减少裂缝产生:改善地基结构性能,降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因地基沉降不均匀导致的建筑物墙体、地面等部位产生裂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