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钢结构设计

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要怎么写(如何自建小型恒温冷库)

钢结构设计 4周前 ( 02-17 08:23 ) 2435 抢沙发
本文目录

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要怎么写

加固措施:通过体外预应力索施加反向荷载的方法对该桥进行加固,此外考虑箱梁两侧腹板出现大量的斜剪裂缝,为了约束斜裂缝进一步发展,加强对腹板混凝土的约束,增强腹板抗剪承载能力和刚度,采用腹板内侧粘贴钢板。预应力施工工艺1.锚固端部横梁与跨中转向横肋!墩顶导向槽的施工2.钢绞线下料与穿束3.钢绞线张拉4 预紧5.高应力张拉6.压浆
缺点:
1.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在钢绞线下料与穿束中粘接段段的长度和位置,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后加预应力对原预应力的影响,很难确定。
2.施加预应力索加固现在存在的问题:如合理的加固预应力筋的位置和数量后加固的预应力钢筋对已经存在的预应力钢筋的影响
3.体外预应力钢筋松弛、断筋等失效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二.体外预应力的加固另外的加强措施
1 弯曲加强
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提高结构构件的受弯承载力.预应力筋布置应符合优化布置原则,即加固筋外形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图形相似.因此,加固梁式结构时,体外预应力筋多采用折线形连续筋,以充分发挥加固筋的抗拉强度.体外筋的灵活布置,可以有效地补强加固不同受力情况的简支梁和连续梁.若连续梁中仅有个别跨需要加固,则可采取在这些跨上单独布置预应力筋进行局部加固;若连续梁普遍较差,则可用各跨布置给予整体加固,若连续梁普遍较弱,但个别跨更弱,则可采取通长布置与局部布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加固.
2 剪切加强
梁的剪切强度可通过外部加设扁钢!钢板和钢箍等方法来提高.扁钢通常箍在构件上用后张法拉紧并已开发了一种后张不锈钢钢箍的方法.后张法能使新材料平分恒载及活载,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利用新增材料.提高剪切强度的另外一种方法为采用后张的附加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可以加在垂直和倾斜方向上,而且既可安装在梁腹板内,又可安装在箱内.施加预应力时应当小心谨慎,避免结构某些部分出现超限应力.若构件中存在裂缝,一个好的实施方法是在施加预应力之前,先在裂纹上注射环氧树脂.

三.粘贴碳纤维法与钢板粘贴加强法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均是将其增强材料粘贴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边缘或薄弱部位,使之与结构形成整体,代替需增设的补强钢筋,提高梁的承载能力达到补强的目的
粘贴碳纤维法
碳纤维加固桥梁构件的部位:用粘结材料将碳纤维材料有序地缠绕粘贴于构件表面,实现对构件变形的约束并因此提高构件的极限强度和承载能力。在桥梁加固运用中,可粘贴在混凝土梁的顶面或底板上,以提高混凝土梁的截面强度和刚度:也可粘贴在梁的腹板上,以提高其抗剪强度
具体的施工工艺:
1. 处理结构混凝土表面,涂敷基底树脂并整平
2. 涂刮整平胶并对其表面作砂光处理
3. 滚刷粘结剂粘结碳纤维
4. 对已贴的碳纤维作压面处理
5. 表面整饰(如抹砂浆等)
粘贴钢板(碳纤维)法:(1)对结构抗弯和抗剪加固效果明显,但对结构静刚度影响不大(静刚度包括等直杆件扭转刚度、受弯梁的弯曲强度、薄板受弯曲载荷作用、薄壳变形计算)。(2)在借用桥面铺装层参与受力时,新老混凝土的可靠连接,始终存在问题如粘结剂的老化问题
此外粘贴钢板法存在以下自己特殊的缺点:(1) ,钢板面积大,刚度大,适型性差,很难与原结构紧密粘接,此外,自重很大,加上锈迹等原因,底、侧粘贴很易脱落(钢板易受腐蚀或脱落)(2)对于大跨度梁来说,钢板的重量可能太重
粘贴碳纤维法存在以下自己特殊的缺点(1碳纤维的抗剪强度低,延展性又不好,所以,其受力的不均匀性必须充分注意(2) 碳纤维用于桥梁加固,其老化问题不容忽视。
四.体系转换法:是通过改变桥梁结构体系以减少梁内应力,提高承载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这是一种‘变被动加固为主动加固’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对原结构的现状进行仔细的调查,对其承载潜能进行正确评价,用周密、细致、可靠的汁算分析确定体系转换的方法和施工工艺流程,以达到加固修复病桥的目的。一般可通过简支梁下增一设支架或桥墩;或把简支梁与简支梁加以连接,使结构由简支变为连续等。
施工工艺:(1)揭开桥面铺装层.将梁顶保护层凿除.使主筋外露.沿梁顶增设纵向受力主筋,数量根据计算决定。
(2)浇注端头混凝土
(3)拆除或改变原有支座
(4)重新做好桥面铺装
该加固方法主要对于大、中简支梁桥的加固,将多跨简支梁的梁端连接起来,变为多跨连续梁,,可以有效改善结构的受力状况,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但不适合连续刚构桥的后期加固
五.桥面系减载。对大跨度连续刚构而言,恒载在总重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减小桥跨内桥面的恒载重量诸如变硷桥面铺装为沥青硷桥面铺装、变硷栏杆系为钢质栏杆系、减薄人行道铺装厚度等能有效地减小跨中的下挠量。
六.扩大或增加原结构构件截面,以提高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该方法虽然能提高结构承载力,但也会因而加大结构自重。自重加大产生的内力增量会消抵部分或全部结构承载能力的提高。且新增结构面积或体外施加的预应力与原结构体的界面能否良好结合
此外(1)扩大或增加原结构构件截面,以提高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2)改变原结构的受力体系,使其减小受力;(3)以新的结构代替旧的应力不够的结构这三种方法均不能用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

如何自建小型恒温冷库

自建小型恒温冷库的方法是,采用砖、石或混凝土结构,加防潮层、隔热层。墙壁和地面可用混凝土加固,并加防潮层和隔热层,天花板的热面也要设防潮层,并与地面的防潮层连接,使整个仓库内,不受外界潮湿空气的影响

如果做地下车库地坪,那么应该用哪些材料比较适合

一、目前的车库地坪2113一般有金刚砂、环氧树脂5261及耐磨硬化地坪三4102种,其中环氧地坪比较普遍,但后期的翻新成本1653较高。二、环氧地坪的优点是防尘、颜色多样、质地无接缝。缺点是,易老化、地面潮湿后容易脱壳、起皮,且用环氧施工的地下车库地坪耐磨性较差,汽车辗压后容易留下难看的拖痕且不容易清洁,后期翻新改造成本高。

DevOps哪些厂家技术好

实施DevOps的核心目标是加速团队、企业的IT精益运行,从根本上提升IT的生产效率,加速部门、企业的业务创新能力。

是的,DevOps的优势很明显。那为什么它这么好,但这些年下来实际落地的企业却这么少。除了作者提到的容器、微服务等相关的『环境因素』外,还有哪些内在因素?普元在这方面又有哪些经验和案例?InfoQ就这些问题对普元的主任架构师顾伟进行了采访(文末有嘉宾二维码,扫码加入群)。

受访嘉宾简介

顾伟,毕业于东南大学,现任普元公司主任架构师;先后参与和带领了华为BME、中信银行CBJUP、工商银行CTP、中航信RI、阿里云ACE、普元云计算平台、普元The Platform等大型项目的交付;长期致力于IT技术研究、产品设计、架构咨询等工作,擅长Web、OSGI、CI/CD、服务治理、云计算等领域技术;对DevOps、自动化运维、微服务架构有着浓厚的兴趣。

InfoQ:请介绍下您的技术背景和目前负责的项目?能否回顾总结并阶段性地介绍下您的技术成长经历?

顾伟:大家好,我是顾伟,专注于DevOps和云计算领域,擅长CI/CD、前端、OSGI、容器等技术,对各类自动化、智能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目前负责普元The Platform云平台产品的设计工作,兼顾DevOps、CaaS、IaaS等外部实施工作。

到目前,我的职业生涯中经历的领域和技术栈比较杂,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06年-07年:以项目实施为主,参与了华为BME项目的多期建设,熟练掌握了包括Java、Web、数据库等基本技能。

  • 07年-10年:主要参与了两款产品研发,一款是基于Ext的所见即所得的UI产品,一款是基于Eclipse插件开发的IDE平台,熟练掌握了主流UI框架和Eclipse的大部分源码。回过头来看,学习优秀框架设计的经历,为今后的架构之路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 10年-12年:以大型企业级平台实施为主,参与了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的统一平台项目,也主导过中航信RI等创新项目。在加固已有知识的同时,这段经历使我掌握了诸多企业级中间件(比如IBM MQ、ILOG、BMC CMDB等)的使用和扩展,同时也开始接触了如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新技术。

  • 13年-16年:从与阿里云ACE合作云产品开始,先后历经了普元IaaS(OpenStack),CaaS(Kubernetes + Docker),DevOps领域等产品设计及研发工作。这段时间,拥抱开源并实践于企业级产品中,算是正式走进了企业云计算领域。

InfoQ:您曾经提到过您很关注DevOps和自动化运维。能否简要介绍下您对这两者的理解和未来趋势的看法?DevOps给运维部分带来了哪些变化?

顾伟:在我的理解里,DevOps其实是包含了自动化运维的。只是现在这两种概念都很常见,所以我分开提及的。

大家肯定都能感觉到,DevOps、微服务、容器等概念已经越来越热了。这让我想到了3年前OpenStack的状态,各大社区、创业公司、传统企业,纷纷投入到OpenStack怀抱;而现在,虽然是有一些公司存活下来了,但总的来看谁也没赚到多少钱,也没有哪家公司如预想般把VMware给替代了。过热的后果是反而把市场秩序给弄得一团糟,产品低价竞争,人员漫天要价。

我觉得现在的DevOps也到了这个岔路口,有很多公司在热炒DevOps的概念,并纷纷宣布转型成功;而从实际市场、尤其企业市场的反馈来看,客户对此的评价几乎众口一词:“DevOps很好,但我们很难做到”。

究其原因,最缺乏的是DevOps方案提供公司真正到深入到企业里面,沉下心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施实践,从而帮助客户切实地做到横向协作打通、纵向工具链打通。所以我觉得,市场到今年底前还是会充斥着很多概念炒作;但从明年开始,大家会逐步看到,这个领域中真正的脱颖而出的,将会是那些已经将DevOps实际落地的企业和服务商。

DevOps给运维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运维工具的打通,但是单单从这个角度看影响并不很明显。如果能够从企业、部门、团队多维角度结合来看,才能发现DevOps独特的地方。

DevOps本质上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一般需要从组织、技术、流程三个维度考虑,目标是加速IT的精益运营。 DevOps推崇的是让开发、测试、运维友好协作,倡导大家都能为各自的上下游提供便利,形成演进回环,有效的支撑业务创新。

InfoQ:你提到,DevOps很好,但也很难落地。你认为难点在哪里?如果说要突破这些挑战,你认为团队负责人应该重点从哪些方面入手?

顾伟:我觉得DevOps最大的难点并不是所谓的文化或组织(因为这个不是说改变或打破就能改变或打破的),而是各家公司的流程和工具都是有差异的,每家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与特殊部分,很难有所谓的通用产品能解决所有问题。

举个代码库工具使用的例子,之前在我们群里还单独拿出来讨论的,有的企业是主干开发、分支release;有的企业是分支开发、分支release,接着再往下细,都是分支开发并release的企业,同一个产品版本,有的是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生产环境对应的分支物理上是不同的,也有开发测试环境相同、生产环境不同的,还有从开发到最终上线就一个分支的。而且每家做法都有很充分的理由……

想突破这种问题,对于一个团队负责人来说,要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效组织团队、逐步优化流程。这里说的“一定的条件”涉及很多方面,比如不要试图按理想情况去打通部门,这是永远不可能的,再比如想让团队每个人都有一样的高度、理解力、责任感也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对于一个团队负责人来说,想实施好DevOps,需要理清现状,统一概念模型,制定阶段性目标,激发团队热情,有效规避风险;而不是一上来就是要用什么技术,要有多好的理念之类。

InfoQ:你如何看不可变基础设施?

顾伟:看到这个问题,首先想吐吐槽:初次听到不可变的基础设施时,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还想起了另外一个概念:基础设施即代码,虽然这两者没有特别的强关联,但第一感觉就是,现在市场上很喜欢拿基础设施来说事。

我以前做过IaaS、PaaS,也参与过运维工作,基础设施在我的理解里是一个底层、重、固化的东西。随着一切皆服务、一切皆代码、无状态这些概念起来,让我觉得市场上的任何词,都可以变成“怎么说都有理”的理念。

回归正题,我认为要像不可变的基础设施的目标前行,有两点比较重要:

  •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最好是无差异无感知的,所谓的无差异或无感知是说无论下面是什么样的异构硬件、不同系统等,对上层业务的服务提供都是统一的;

  • 从提供者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从建立之初就不要再变更,只有新建与替换,粒度很重要,这也是很多人甚至会提到消除SSH的想法的原因。

对于不可变基础设施的未来,我认为是个长期的目标。随着容器、DevOps能力的逐步落地,给了这个目标一个可实现路径,但真的要做到完全不变,我觉得是很难的,因为生态还没有起来,很多层的能力或接口还没有统一和规范,差异化永远是不可变的最大拦路虎。

InfoQ:这两天又有人提出了OpsDev的概念,你怎么看?

顾伟:这个我之前也看到了,看到第一句解释后我就没再看下去,因为从来没有人说过DevOps到底是Dev2Ops还是Ops2Dev,为什么?因为无论是Dev还是Ops,都应该将对方视为可标准的对象,同时为对方提供足够可规范的便捷(主动的尝试着去适应对方),这本来就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

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叫DevOps,还是叫OpsDev,大家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切勿认为词语上的谁先谁后,就意味着谁主动谁被动。在不失规范与流程的前提下,打通上下游、双向协作才是DevOps的真谛。

InfoQ:您即将在CNUTCon全球容器技术大会上和我们分享《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容器云之实践》,可否先大概介绍下你们的容器云?

顾伟:其实普元的主要目标是落地DevOps,在技术实现上,只是底层默认使用了CaaS作为支撑(当然平台也兼容IaaS)。平台在原有的基础能力之上,实现了容器+微服务的部分,并不断版本迭代演变至今。第一个版本花费约半年多时间。这次,为了契合容器大会主题,我选择了底层CaaS部分的实践进行分享。

目前我们的容器云既可以运行于私有云(OpenStack、VMware),也可以支持在公有云(阿里云)上运行。平台以微服务架构为支撑,使用了Kubernetes + Docker的组合,以CoreOS、Flannel、SkyDNS等作为支撑选件,集成了包括MySQL、Redis、GIT、Nexus、Jenkins、Docker Registry等基础服务,形成了一款用于支撑企业DevOps的容器云平台。平台最终架构图(含DevOps能力)如下:

InfoQ:这套容器+微服务实现的DevOps方案,您认为哪类行业的企业可以借鉴参考?传统企业可以在哪种情况下,开展怎样的尝试?又该如何拆分传统应用?

顾伟:这套方案相对来说,比较适合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或互联网公司。因为如果团队较小、业务较简单(比如只有极少数量的App),那首要的问题还不在精益化上,通过人来做管理配置,也不会特别复杂。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我的建议是尝试需要首先从这两方面开始:

  • 持续发布能力:这是打通开发测试与运维的最佳着手点,也是业界目前方案成熟度较好的模块。

  • 自服务能力:自助和自动,是打通上下游、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手段,自服务能力强调的正是这一点。

至于提及微服务化是如何进行单块应用拆分,我觉得是这之后的事情:没有配套的运营支撑平台,何谈微服务架构。

InfoQ:您提到过目前的这个方案在13年的时候普元就有提出过。当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想到的呢?为什么当时没有落地这样的想法?

顾伟:翻翻历史,这个点子是13年的时候,我们董事长刘亚东先生提出的,当时他指出:“数字化未来会将企业每个人、每台机器都变成一个节点,企业信息平台需要具备打通供应链、资金链、物流链、销售链、服务链等能力,这就需要企业在未来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必须用数字化企业云平台”。

至于为什么当时没有落实下来?我个人觉得,毕竟当时董事长提出的无论数字化、还是连接一切等概念还比较前沿,我们团队的积累和认知不是很够等种种原因吧,没有在当时真正执行起来。现在回过头来看,算是在给当时的愿景圆梦吧!

InfoQ:为什么微服务的架构要采用容器做默认承载?如果不采用容器技术,您认为微服务化会面临怎样的难题?除了微服务化架构的实现,普元还有在其他情况下使用过容器技术吗?

顾伟:首先我的观点是,微服务架构和容器没有任何关系,大家也可去翻一翻Martin Flower的文章。那为什么现在大家看到的文章中,提到微服务就会提容器,或者提DevOps,本质上是因为以下两点:

其实很多公司的现状是仅仅实现了容器管理,但是又想接下来向微服务化靠拢,于是就出现了强关联的概念。

事实上,现在也确实存在很多企业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用。无意中让大家误会了两者的关系。

但是这只是说明了两者相伴相生的现象,并不意味着强因果关系。

容器的优势在于:轻量化、原子化、可移植性、快速集成等,而这与微服务所倡导的松耦合、高内聚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容器+微服务确实可发挥 1+1>2 的功效。

容器可以作为默认承载,但要支撑企业级系统,不能只有默认承载。因为容器的相关技术完备性现在还不足以完全支撑业务,像容器的存储方案、有状态服务方案这些生态技术还并不太成熟。

如果不采用容器技术,传统VM技术、或者说IaaS,甚至纯物理机架构,照样可以支撑微服务架构,只是在管理上稍微复杂些。在普元,我们是通过统一的环境管理(内部系统叫SEM),来屏蔽底层基础设施差异的,大家可参考我们异构环境下的统一概念模型:

目前容器技术的使用主要在这款数字化云平台里,其他地方用的较少,只在一些客户试点项目中有过尝试。

InfoQ:相比较历史系统的DevOps,基于容器技术的DevOps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适用于哪些情况?您是否认同“容器改变DevOps”这种观点?

顾伟:DevOps有时会让人觉得很遥远,也有很多企业会觉得先做到自动化运维就足够了,大家对于这个概念其实褒贬不一。技术方案上,也是层出不穷,近期看到一些群、公开课、沙龙在讨论DevOps实现:有用容器的;有基于Puppet、SaltStack延伸的;还有一些生于Cloud Foundry、OpenShift这些传统PaaS之上。换而言之,DevOps其实并不局限于任何具体技术,只是容器技术在实现DevOps时有一定的优势:

  • 灵活:DevOps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编排”工具链,要求能够对“原子活动”进行快速串接,而容器本身对于原子化及编排能力就有很好的支撑。

  • 集约:DevOps的一大价值是资源集约管理,容器相对于传统VM,在资源利用上就有很大优势,其资源长短生命周期皆宜的特征,对于像开发测试云这样的需求尤其合适。

  • 标准:以镜像为粒度的管理模式,相比于零散脚本、多变介质、各种小工具等规范度不高的传统开发运维,给了实施者一定的标准。伴随着配置、服务状态等生态技术的补充,容器实施DevOps的方案会变得更完善。

您提到的“容器改变DevOps”说法,我认为偏绝对;我更倾向于“容器让DevOps更容易”。

InfoQ:对于容器的运维,您认为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呢?能否详细谈谈的双模架构(模态1:传统技术,模态2:容器技术)的自动化运维?

顾伟: 我认为对于容器本身的运维,其实和传统的运维没有太大差别。要说容器运维有什么特别注意点,我觉的下面大家可关注以下3点:

选择一个合适的框架,不要什么都自己研发:目前业界很好的框架并不多,K8S、Mesos、Docker本身的一些,选择您觉得和你们理念最一致的,作为你的基础框架。

避免惯性思维:很多做过传统运维的同学,在遇到容器时,第一想法还是用既有知识和习惯管理,所以大家会发现,现在很多企业把容器当VM用,或者宿主系统一定要XXX,这个往往束缚了容器运维的优势。

要向上抽象:毕竟容器还不能完全替换企业既有,那资源、中间件、应用的运维和容器的运维是不是可以统一,这就要求在运维角度抽象一层模型,便于后续的一体化运营平台的建设。

对于双模架构的自动化运维,核心问题就在于能否抽象出一套兼容的模型,屏蔽各种异构差异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 环境:主机、存储、网络、容器的差异化。

  • 配置:应用配置与环境配置,动态配置与静态配置。

  • 仓库:三方仓库、部署包仓库、镜像仓库等。

  • 流程:编译流程、部署流程、故障流程等。

InfoQ:您说这个点子成功在于:”市场上的客户反馈和内部的能力驱动”。能否将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展开论述?

顾伟:不仅仅是这个点子,我认为任何点子的成功都离不开这两方面:

客户反馈:反馈的核心价值在于驱动产品向正确的方向演进,比如小米,从设计之初就笼络了一群发烧友,请他们来提建议,帮助做设计。换个时髦的词叫MVP,意思和快速推出试错试对,这与管理学中的PDCA质量环有着想通的理念。我们要做大设计小版本,进而通过Inside-out & Out-inside的有效配合,基于反馈快速迭代,才能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能力驱动:这个也可以讲成康威定律,我更倾向于称之为康威定律+,团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业务架构,拥有一个全栈的团队,对于一些创新类点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个点子形成之初,原型、场景、计划、设计、迭代模式、技术预研等,环环相扣,任何决定都对后期的发展有着的重要影响,所以我一直认为:有什么样的基因,做什么类型的事情。有什么能力的团队,做什么规模的事情。

InfoQ:最后一个问题: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立志在技术领域中长久发展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和忠告?

顾伟:忠告不敢当,结合我带新人的经验谈谈一些想法吧。

首先,技术是学不完的,以前是,现在更是。对于刚开始工作的同学,在精不在广。任何有一定规模的技术框架,都有很多值得深入学习的地方,别人为何这么设计,相比同类产品有什么优势。多思考,多总结。不要一味的只管调试代码,fix bug……

学技术之外,也要学做人。技术再牛,如果无法融入团队,那还是没用。此外,新同学必须要有自主性。现在很多新同学有个通病,遇到问题就问导师。不是说不能问,关键在于问之前你有没有真正的花精力尝试过,或者试着问题缩小到一定范围,不能说一遇到个坎就找人帮忙,会让团队的人觉得事情交给你很不放心。

最后就是执行力很重要。很多同学都会定目标定计划,但却很少有人制定对应的check计划,好像这都是部门经理的事情。说白了就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现在的人确实受打扰太多,但这不是执行不力的借口。建议大家制定计划时,要短期不要长期,要实践而不是停留在概念。

今天我房东让我帮他加固仓库(纯粹帮忙,没有报酬的),6.8米高

今天我房东让我帮他加固仓库(纯粹帮忙,没有报酬的),6.8米高

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要怎么写(如何自建小型恒温冷库) 北京加固设计

河北库房加固设计公司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要怎么写(如何自建小型恒温冷库)

阅读
分享